浙江通济堰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文:发布时间:2014-09-18来源部门:

      

 千年古堰——通济堰

 

千年古堰——通济堰

 

通济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证书

 

【本站917日讯】916日,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22届国际灌排大会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6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浙江丽水通济堰被授牌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据悉,此次被列为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共17处,其中,中国共4处,即浙江丽水通济堰、四川乐山东风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及福建莆田木兰陂。

 

通济堰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瓯江支流松荫溪上,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是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有坝引水灌溉工程,灌溉农田面积3万余亩。工程体系包括渠首枢纽、渠系工程、调蓄工程及防洪工程。渠首枢纽由拦河坝、进水闸、冲砂闸、通船闸组成;渠系分干、支、毛及田间渠道共计160余公里,并建有节制、分水、退水等大小概闸75座;灌区内分布有众多与渠系相通的调蓄湖塘,工程组成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竹枝状水系网。至今灌区仍采用官方与民间结合的管理模式,主要是官方负责组织工程修建、维护,民间则负责具体的用水分配管理。

 

通济堰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将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通济堰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文化传统和文明烙印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于1950年成立,旨在鼓励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水利遗产保护,目前拥有110个成员国。本次入选的17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是古代水利工程可持续利用的典范。